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偏方大全 > 皮膚科偏方 > 痤瘡偏方

臟腑辨證治痤瘡

時間:2012-12-05 16:00:23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  作者:oklahomanursingschools.com

 痤瘡是一種發(fā)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,多發(fā)于頭面部,頸部、前胸后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。主要臨床表現為黑頭粉刺、白頭粉刺、炎性丘疹、膿皰、結節(jié)、囊腫,易形成色素沉著、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樣損害。影響美容,嚴重者可導致毀容,給年輕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痛苦。因好發(fā)于青春期青年男女,俗稱青春痘。

歐師在總結前人的理論基礎上,認為本病病理關鍵為肺經血熱,上犯于面,臨證時此證多合有脾胃濕熱,濕熱互結,熏蒸頭面,致皮脂分泌過盛,皮膚油膩發(fā)亮,復感毒邪,阻塞毛竅,使氣機壅滯,外發(fā)肌膚而生成粉刺、膿瘡等。其次還與腎陰陽平衡失調,相火妄動,久之血熱瘀滯有關。臨床辨證治療時又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:如面部的不同部位,丘疹的大小,面部的色澤,舌質舌苔,脈象,大小便及全身的情況綜合分析,辨明癥型,靈活加減藥味,調整用藥劑量,對癥治療。

臨床辨治靈活多變:既要掌握熱、濕、瘀、毒之間的關系,從中醫(yī)整體觀念出發(fā),認為本病總由肺經血熱;脾不健運,濕熱郁結,肺脾濕熱;肺胃蘊熱;肝腎陰陽平衡失調,相火妄動為主要病機,從肺、胃、脾、肝、腎方面對痤瘡進行論治,將本病分為:肺熱型、肺胃蘊熱型、肺脾濕熱型、肝腎瘀滯型。其經驗方--抑痤湯、消痤湯、金土湯在臨床應用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1.辯證論治

1.1 肺熱毒蘊型

證象:多見毛囊性丘疹,紅腫疼痛伴瘙癢,面部油膩,間見少量膿點或膿皰,伴口微渴,大便干結,舌邊尖紅或舌尖部有芒刺,苔薄黃,脈數或略浮或弦。證治:清宣肺熱,瀉濁通腑,方用抑痤飲:金錢草15g、蒲公英15g、白花蛇舌草15g、茯苓10g、澤瀉10g、枳殼10g、生軍6g、山楂15g、旱蓮草15g、女貞子15g。方中金錢草、蒲公英、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;茯苓、澤瀉枳殼、生軍利濕瀉熱通腑。因肺與大腸相表里,故通腸腑以瀉肺熱,“釜底抽薪”之意;山楂降脂祛油;旱蓮草、女貞子滋陰補腎,腎陰充養(yǎng),肺陰得以滋養(yǎng),“金水相生”者,猶言肺腎互相滋養(yǎng),相須以為用也,補陰制陽是也。

1.2 肺胃蘊熱型

證象:顏面皮膚潮紅,丘疹、膿皰、黑頭及白頭粉刺較多見,顏面光亮,兼見口干渴,大便秘結,小便黃,舌紅苔薄黃,脈弦滑。證治:清胃瀉肺,方用金土湯:枇杷葉12g 桑白皮15g、黃芩10g 黃連5g、生山楂15g 白花蛇舌草15g、生地15g、丹皮10g 升麻8g、羌活8g 益母草15g。方中枇杷葉、桑白皮、黃芩專清瀉肺熱,黃連、生山楂清除腸胃壅滯之濕熱,石膏瀉肺胃之熱,白花蛇舌草、生地黃、丹皮清熱涼血、解毒散瘀,升麻羌活引藥上行,直達病所,以疏散頭面郁熱,再加入益母草益母草清熱解毒,疏風活血。

1.3 肺脾濕熱型

證象:患處膚色潮紅,以粉刺、丘疹為主,或有膿皰,粉刺此起彼伏,連綿不斷,伴口臭口苦,食欲時好時壞,大便粘滯不爽,尿赤,舌紅苔黃膩,脈弦數或滑數。證治:清泄肺胃,方用枇杷清肺飲加瀉黃散:枇杷葉10g、黃柏10g、黃連3g、玉竹參10g、甘草6g、桑白皮12g、升麻10g、當歸12g、藿香葉8 g、山桅仁10g、石膏15g、防風10g。方中枇杷葉苦平,性善降泄;桑白皮甘寒性降,兩藥俱入肺經,清肅肺熱為。黃芩、黃連、金銀花、野菊清熱解毒燥濕。石膏、桅仁清瀉脾胃積熱;當歸、玉竹參清熱涼血;藿香理氣醒脾;防風疏散伏火;升麻引藥上行;甘草和中瀉火,調和諸藥。有膿皰加公英、地丁;便干加生大黃。

1.4 肝腎瘀滯型

證象:痤瘡日久,皮疹色暗紅、有囊腫或結節(jié)、瘢痕、局部癢痛,質地堅硬難消,觸壓有疼痛感,或者顏面凹凸如橘子皮,女性可有月經量少,痛經,經期痤瘡加重等癥狀,舌暗苔薄,脈弦滑或細澀。證治:活血柔肝,滋陰補腎。方用消瘡湯:生地黃15g、山茱萸10g、知母10g、牡丹皮10g、黃柏10g、桃仁10g、赤芍10g、丹參、旱蓮草、女貞子各15g,甘草6g。認為痤瘡發(fā)病根本在腎陰陽平衡失調,相火妄動,其標在肺胃積熱,血熱瘀滯,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腎,補肝血;知柏地黃丸瀉火養(yǎng)陰,易熟地黃為生地黃,加強清熱涼血之功;丹參、桃仁、赤芍涼血活血祛瘀;甘草調和諸藥。諸藥配合,共奏滋腎柔肝、活血化瘀之功效。

醫(yī)案18 汗X,女,22歲 初診日期:2011年3月8日

主訴:面部丘疹反復2年。

病史:訴2年前始無明顯誘因面部出現紅色丘疹,痛癢不適,納食正常,大便結,小便黃。

專科檢查:面部散在紅色粟丘疹,可擠出少量白色脂狀物,下頜部間有膿疹及少汗萎縮性凹陷性瘢痕,舌紅,苔黃,脈弦數。

西醫(yī)診斷:痤瘡

中醫(yī)診斷:粉刺

辨證:肺熱郁結

治法:清宣肺熱,瀉濁通腑

處方:抑座湯

金錢草 15g 蒲公英 15g 旱蓮草 15g 女貞子 15g

半枝蓮 15g 蛇舌草 15g 茯苓 10g 山楂 30g

澤瀉 10g 生大黃 6g 知母 10g 黃柏 10g

X 7付 水煎服日一劑

二診:服上方7付后,患者面部紅斑變淺,尚有少量新疹出現,舌脈同前

歐師看了病人后,原方加生何首烏15g 生地 15g 以祛脂降濁泄熱,續(xù)進10付。

 

醫(yī)案19,姚**女,29歲 初診日期:2010年5月10日

主訴:面部起膿皰結節(jié)5年

病史:訴5年前始顏面部開始出現紅色丘疹及粉刺,油脂多,之后皮疹逐漸增多,伴有膿皰及結節(jié)。曾多家醫(yī)院予以中西藥內服外用,皮疹時輕時重,油脂分泌多,且于月經前加重,伴乳房脹痛,脾氣急躁,夜寐難安,納食不節(jié),大便不規(guī)律,時有便溏,小便黃。

共2頁    1 2 下一頁 尾頁

查看評論

評論:臟腑辨證治痤瘡

精彩專題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oklahomanursingschool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