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樹(學(xué)名:Rhizophora apiculata Bl.)是紅樹科、紅樹屬高大喬木,在中國常成小喬木,高2-4米,樹皮黑褐色。葉橢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,頂端短尖或凸尖,基部闊楔形,中脈下面紅色,側(cè)脈干燥后在上面稍明顯;葉柄粗壯,淡紅色,紅樹的總花梗著生已落葉的葉腋,比葉柄短,有花2朵,果實倒梨形,略粗糙,胚軸圓柱形,略彎曲,綠紫色,花果期幾乎全年。
分布于東南亞熱帶、美拉尼西亞、密克羅尼西亞及澳大利亞北部和中國。在中國分布于廣東和海南。生于海浪平靜、淤泥松軟的淺海鹽灘或海灣內(nèi)的沼澤地。
產(chǎn)于中國的紅樹木材能作把柄、車軸和其他強度大的小件用材。它的燃值高,極易劈開,是一種良好的薪炭材。胚軸脫澀可供食用或作飼料。樹皮和根含單寧約13.6%。紅樹還是營造海岸(泥岸)防護林的樹種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稱
紅樹
學(xué)名
Rhizophora apiculata Bl.
別稱
雞籠答、五足驢(海南)
界
植物界
門
被子植物門
綱
雙子葉植物綱
亞綱
原始花被亞綱
目
桃金娘目
科
紅樹科
屬
紅樹屬
種
紅樹
命名者及年代
Bl.,1827
目錄
1形態(tài)特征
2生長環(huán)境
3分布范圍
4繁殖方法
5栽培技術(shù)
6病蟲防治
7主要價值
8植物文化
折疊編輯本段形態(tài)特征
紅樹在東南亞地區(qū)多成高大喬木,但在中國由于氣候影響,均為小喬木或大灌木,高2-4米;樹皮黑褐色。葉橢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,長7-12(-16)厘米,寬3-6厘米,頂端短尖或凸尖,基部闊楔形,中脈下面紅色,側(cè)脈干燥后在上面稍明顯;葉柄粗壯,淡紅色,長1.5-2.5厘米;托葉長5-7厘米。
紅樹的總花梗著生已落葉的葉腋,比葉柄短,有花2朵;無花梗,有杯狀小苞片;花萼裂片長三角形,短尖,長10-12毫米;花瓣膜質(zhì),長6-8毫米,無毛;雄蕊約12,4枚瓣上著生,8枚萼上著生,短于花瓣;子房上部鈍圓錐形,長1.5-2.5毫米,為花盤包圍,花柱極不明顯,柱頭淺2裂。果實倒梨形,略粗糙,長2-2.5厘米,直徑1.2-1.5厘米;胚軸圓柱形,略彎曲,綠紫色,長20-40厘米?;ü趲缀跞?。
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環(huán)境
紅樹生于海浪平靜、淤泥松軟的淺海鹽灘或海灣內(nèi)的沼澤地。紅樹在淤泥沖積豐富的海灣兩岸鹽灘上生長茂密,常形成單種優(yōu)勢群落。紅樹不堪風(fēng)浪沖擊,故常生于有屏障的地方,在風(fēng)浪平靜的海灣亦能分布至海灘最外圍,與其他紅樹林種類構(gòu)成紅樹群落的外圍屏障。它喜生于鹽分較高的泥灘。在含鹽分較低的河流出口兩岸的泥灘,不見有生長。紅樹不耐寒,要求年平均溫度24.7℃,絕對低溫3.3℃,0.5年生的紅樹在經(jīng)歷持續(xù)7天最低溫<10℃有大量幼苗遭遇寒害;海水表層最冷月平均溫度為18-19.5℃。年雨量1400-1800毫米。土壤多為深厚平緩海灘淤泥。
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
紅樹分布于東南亞熱帶、美拉尼西亞、密克羅尼西亞及澳大利亞北部和中國。在中國分布于廣東(瓊山)、海南(文昌、樂東和崖縣)。
折疊編輯本段繁殖方法
在高潮帶林地撿取新鮮未發(fā)根、成熟、粗壯的胚軸,帶回紅樹林苗圃插植。將 紅樹胚軸插植于裝有海泥的營養(yǎng)袋(規(guī)格18厘米×7.5厘米)內(nèi),插入深度為胚軸長度的40%,置于中、大潮潮水可淹沒的灘地上。
折疊編輯本段栽培技術(shù)
待0.5年生后,將苗木移栽到位于高潮帶的樹木園中,種植密度1.5米×1.5米。人工栽植極易成活,人工林宜種植在每日潮水能浸到的海灘地前緣,造林密度宜大,一般每667平方米500-600株,水肥條件稍差時,可加大到900-1000株。大面積連片灘地造林,要注意規(guī)劃林道,以便日后經(jīng)營管理。許多遷曲多灣的海岸泥灘適宜于進一步擴大紅樹林營造。
折疊編輯本段病蟲防治
螃蟹是紅樹植物苗期的主要有害生物。紅樹林苗木還會受到冬季候鳥的食葉為害。在淇澳島,正紅樹、海蓮和木欖苗期主要受到蟹類危害,螃蟹常在營養(yǎng)袋內(nèi)鉆洞損害根部而導(dǎo)致植株死亡。另外,鼠類也會啃嚙胚軸或莖干。因此,苗期需采用適當(dāng)措施防蟹、防鼠。
折疊編輯本段主要價值
經(jīng)濟:紅樹的材質(zhì)硬而重,紋理通直,結(jié)構(gòu)密致,耐腐性強,產(chǎn)于中國的紅樹木材能作把柄、車軸和其他強度大的小件用材。它的燃值高,極易劈開,是一種良好的薪炭材。
食用:胚軸脫澀可供食用或作飼料。樹皮和根含單寧約13.6%。
生態(tài):紅樹是營造海岸(泥岸)防護林的樹種。
折疊編輯本段植物文化
紅樹有獨特的"胎生"現(xiàn)象,在母樹上胚珠萌芽長成棒狀胚軸幼苗,胚軸保濕和不曬,可保存1個月不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