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(wǎng)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健康新聞 > 健康快訊

狀元為何要叫狀元?古時科舉次序又是怎么排的呢?

時間:2022-10-24 16:38:49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(wǎng)  作者:oklahomanursingschools.com

狀元是中國古代考試——殿試進士的第一名。它為什么叫“狀元”而不叫別的呢?原來,的科舉考試結束后,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,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,呈報給恩準,這份狀子里的頭名當時叫“狀頭”。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。后來人們覺得“狀頭”太不雅,于是改稱“狀元”了。

  科舉考試選狀元開始于隋,確立于唐,完備于宋。明、清時期,殿試的一、二、三名,名稱確定為“狀元”、“榜眼”、“探花”,合稱“三鼎甲”。

  從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年)至清三十年(1904年)最后一次科考,共1282年間,共錄取名記載的文狀元654名、武狀元185名。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,最后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。最年輕的狀元是顯慶元年(656年)的蘇瑰和咸亨四年(673年)的郭元振,當時年齡都不滿18歲;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,他一生參加科舉考試幾十次,直到70多歲才自薦考中了狀元,了卻金榜題名的夙愿。中國歷史上雖然出了個女皇帝,卻很少出現(xiàn)過真正意義上的女狀元。只有時期,20歲的女子傅善祥,參加太平天國組織的科舉考試而成為了女狀元。

  在“學而優(yōu)則仕”的封建時代,文人們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?!盁o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”、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”,這激勵著無數(shù)學子臥薪嘗膽、懸梁刺股、勇跳龍門。中狀元者號為“大魁天下”,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,又別稱“殿元”。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,所以也別稱鼎元。

  古代考中狀元并非易事,要經(jīng)過童試、院試、鄉(xiāng)試、會試、殿試幾個階段。殿試通常由皇帝欽命大臣主持。一旦高中狀元,披紅掛彩、敲鼓鳴金、騎馬游街、前呼后擁,好不威風。舊時一副對聯(lián)生動地描繪了中狀元前后的境遇:

  舊歲饑荒,柴米無依。走出,賒不得,借不得,許多內(nèi)戚外親,袖手旁觀,無人;

  今科僥幸,衣祿有望。奪得五經(jīng)魁首,姓亦揚,名也揚,不論,踵門慶賀,都來。

  至于“榜眼”,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——殿試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。“榜眼”之名要晚于“狀元”,終唐一代,沒發(fā)現(xiàn)有這個稱謂。

  實際上,榜眼這一名稱與狀元、探花一樣,都是民間的習慣用語,并非官方用語。在朝廷正式發(fā)放的金榜上,只稱進士一甲第一名、一甲第二名、一甲第三名。

  榜眼之名始于北太平興國五年(980年)。初時第一名稱狀元,第二、三名俱稱為榜眼,意思是第二、三名分立狀元左右,如其兩眼。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《送第三人朱嚴先輩從事和州》詩中云:“貨船東下歷陽湖,榜眼科名釋褐初?!睋?jù)清人趙翼在《陔余叢考·狀元榜眼探花》中考證:“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。蓋眼必有二,故第二、第三人皆謂之榜眼,其后以第三人為探花,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?!?/p>

  “探花”最早出現(xiàn)在唐朝,但當時并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,只是一種戲稱,與登第名次無關。

  唐朝的新科進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,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(jié),新科進士為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,要舉行一場游園盛會,稱為“杏園宴”。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為“探花使”,負責到各園采摘鮮花,迎接狀元,于是這兩個人便被稱為“探花郎”。也就是說,唐朝的“探花”只表示一榜進士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,與殿試取得的名次沒有任何聯(lián)系。

  這個詞在五代、北宋時期出現(xiàn)極少,因為五代和時期的都城里都沒有“杏園”,自然也就沒有探花郎了。探花什么時候被作為進士第三名代稱的,這是個很難確切回答的問題。據(jù)清人趙翼的《陔余叢考》推測,大約從開始,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、榜眼專指第二名、探花專指第三名,才最終成為定式。

查看評論

標簽:

相關閱讀:

    無相關信息

評論:狀元為何要叫狀元?古時科舉次序又是怎么排的呢?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oklahomanursingschool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(wǎng) 版權所有